攝像頭和顯示屏
兩個720p的高清攝像頭(前置和后置)純屬垃圾——只能用這個詞形容它們。拍攝照片時有明顯的時間滯后,而且圖像質量跟30萬像素的摩托羅拉Razr V3差不多。對于Skype視頻通話來說應該是足夠了,但不要指望能看得很清楚。
微軟做的一個妥協(xié)是在顯示屏上。1366×768像素10.6英寸屏幕看起來不錯,但現在已經是高像素密度顯示屏的時代,配備這樣一塊顯示屏是不夠的。微軟犧牲了顯示屏,保證了續(xù)航時間,并聲稱它的ClearType渲染技術和Surface的低光折射屏幕可以彌補像素問題。微軟說,在116個人中,僅僅有3個人分辨出了這塊屏幕和Retina 顯示屏的不同。真的嗎?
我們做了兩個測試,來對比這臺Surface RT和一臺帶Retina顯示屏的iPad。兩個平板電腦并排放在一個房間里,環(huán)境光(ambient light)通過窗戶照進來。我們把兩個設備亮度調到最大,藏在厚紙板后面,并挖了大小相等的兩個孔,以便讓受測者可以看到屏幕。然后我們讓《連線》的一些工作人員進入房間。他們不知道自己看的是哪個設備。
我們在視頻測試中播放了高清版的《復仇者聯(lián)盟》,結果更喜歡Surface的人有6個,更喜歡iPad的人有3個,還有兩個人表示差不多。注意,視頻質量的差別可以忽略不計。
文本顯示測試的結果就完全不同了。
我們從《紐約時報》網站選了一個頁面,有多種字體和圖像,讓受測者放大、縮小和滾動屏幕,直到自己感覺舒適。這個測試出現了一邊倒的結果。每個人都更喜歡iPad顯示屏,有好幾個人認為“高下立判”。
視頻和文字測試之前存在的這種差異也體現在了硬件設計上。Surface的10.6英寸顯示屏寬高比是16:9。非常適合于看電影,當設備橫放時(跟電影院一樣),視頻畫面充分利用顯示屏,提供了愉快的觀影體驗,而且支架的存在也讓你不必在觀看的時候握著它。
但是對于閱讀來說,這就很糟糕了。因為閱讀時,你是豎拿著設備的(就像拿一本書),至少對我來,豎拿是一種更自然的閱讀方式。由于Surface相對較長,1.5磅的重量會讓你感到有點沉重。很快手就變得不舒服起來。
我們再來看看它的精良做工。Surface的“VaporMg”機身外殼采用鎂合金材質,它堅固美觀,線條精致。微軟向我們展示了摔落試驗(drop test),讓一個Surface從齊胸的高度落下。我重復了這個實驗,把Surface摔在地板上,沒有發(fā)現不良后果。
還有續(xù)航時間。在典型的使用狀態(tài)下——輸入文件,運行應用,觀看視頻——Surface堅持了11個小時多一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