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起點也是終點
在論壇上,經常會看到有人發(fā)貼詢問:無性的愛是不是長久?看的多了,小曾不禁對性與愛的關系進行了一番沉思。不想不知道,一想嚇一跳。我最后得出的結論竟是:性是愛的起點和終點。唉,想到此,不免讓人對愛失望,美好的感情竟脫不了動物的本能?科學的結論如此,只能尊重科學了?,F(xiàn)把所思所想公布如下,歡迎各位型男索女批評指正。
先說性是愛的起點
從愛的意識萌生來看,人在幼兒、童年和少年時期,天真無邪,心地單純,沒什么情呀愛呀等關于異性的想法。偶爾小男孩擺弄自己的小雞雞,也只是好奇而已。進入青春期,隨著生理發(fā)育的日漸成熟,性意識開始覺醒,性特征開始明顯。這時,才開始注意異性,也才被異性所關注。如果沒有性的發(fā)育和成熟,人是不會有愛的追求的。不是嗎?比如太監(jiān),失去了男性的性特征,也就對異性沒什么興趣了,就沒有正常的愛的追求了,豐乳肥臀在他們的眼里也只是一堆肥肉而已,甚至還沒紅燒豬肉有吸引力呢。同時,女性也不可能會愛上太監(jiān)。因為太監(jiān)雖有男兒身,卻失去了作為男人最根本的本錢。離開了性,愛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唉,愛的意識源于性意識,人們夢寐以求的美好的愛情,竟是以動物般的性本能為基礎……
再從男女相愛的過程來看,也是外在的東西先于內在的東西,性的吸引先于感情的共鳴。傳統(tǒng)的戀愛方式大概有三種:一見鐘情,媒人介紹,日久生情。其實一見鐘情和媒人介紹這兩種戀愛方式差不多可以歸為一類,都是雙方此前素不相識。除了為結婚而戀愛的外,真正想感情介入的,都要求雙方一見面,彼此就要對另一方有好感、愿意處下去才行,否則也就不是一見鐘情了,也就不會再次見面,也就沒有愛情的故事了。剛一見面,彼此互不相識,而愿意交往下去,憑的是什么?欣賞對方的思想、言談、舉止?小曾才不信呢,初次見面,能對對方了解多少呢。想來,無非是看中了對方的臉蛋、身材等外在的東西。異性特征明顯、充滿異性魅力的,總是容易獲得好感,容易一見鐘情,容易繼續(xù)交往下去。所以我覺得,在兩人一見面時,首先是性的引力吸引著對方。一個沒有性魅力的人是很難獲得另一方的認可的??杀?,人!所謂的日久生情比較復雜些,但必然要與性相聯(lián)系才會最終戀愛、結婚,否則只能是一般朋友。
再說性是愛的終點吧(真不想傷大家的心,破大家的夢)
在戀愛過程中,被愛迷昏了頭的男女們更是時時伴著性的欲求,沒有了性的沖動,那還叫戀愛嗎?有個故事說,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談了半年多,那男孩連女的手也沒拉過。女的提出分手,男孩奇怪地問:“我那么尊重你,愛你,連你的手都沒敢拉。為什么要分手?”女孩說:“是呀,我們談了半年了,連手都沒拉過,你覺得正常嗎?”因為無性的接觸而導致戀愛的失敗,真是一語道破了愛的真相有情就要有欲,這才是人性。真不忍讓大家對愛失望,沒辦法……(這就是戀愛中的男女。)
熱戀中的男女離不開性,結過婚的夫妻更是離不開性的和諧與潤滑。人常說結過婚的女人“妖艷欲滴”,小臉蛋紅撲撲、水潤潤的,并說這是愛的滋潤。笑話!我認為,這是性的滋潤。離開了性的交流,男女就象缺水的花,日漸枯萎,正如中國古代醫(yī)學常說的“陰陽失調”。缺乏性的交流,男男女女們不光身體上表現(xiàn)出面黃肌瘦,精神上表現(xiàn)出萎靡不振,時間長了,就連所謂的“愛”也會逐漸地衰退、消失。我們不是常看到、聽到夫妻因為性生活不和諧而離婚嗎?我們不是常看到、聽到夫妻因為長期無性而導致紅杏出墻嗎?我們不是常聽到夫妻因為長期分居而家庭破裂嗎?有性的婚姻才能持久,無性的婚姻必然失敗。悲哀!山盟海誓猶在耳,羅敷又作他人婦。那些日久生情的美好感情故事也抵不住性本能的沖擊,不經意間,美麗的愛情己破碎。這,就是性是愛的終點。
唉,寫到此處,小曾一聲嘆息:人,終究脫不了動物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