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手機做慈善,過程還充滿樂趣,這恐怕會讓很多人感覺到吃驚。近日手機上主打“以物換物”功能的APP “米粒”就著實在白領圈“火了一把”。據(jù)了解,通過在“米?!鄙习l(fā)起愛心活動,大量白領將自己閑置的圖書、衣服、甚至筆記本電腦發(fā)布出來,由官方帳號聯(lián)合真愛夢想基金參與競拍回收,最終所得到的物資都捐獻給了順義半壁店小學和昌平平西府弘立小學。
“真的沒有想到自己可以這樣簡單有趣的參與公益活動”, 北京金融街英藍國際中心寫字樓的陳瑩女士就表示:“‘米?!乙恢痹谟脕戆l(fā)布閑置物品,以物換物非常好玩,但參與公益確實沒想到,實際體驗下來,參與公益非常簡潔方便,我覺得以后公益組織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組織活動”。
據(jù)了解,傳統(tǒng)公益活動從發(fā)起到最終完成捐贈,時間周期長、流程復雜,影響力和號召力等等問題都是困擾公益組織開展活動的重要因素?!昂芏鄷r候,我們做慈善活動,都要考慮如何宣傳,甚至如何營銷,這上面需要花費很多精力,這和我們的初衷不符,也不是我們擅長的”,一家慈善機構的負責人表示:“我們也和很多平臺進行了合作,但傳遞鏈條太長,效果不直接,公益活動逐步被邊緣化,這些都是問題”。
在此次活動中,“米?!惫俜脚c真愛夢想基金共同攜手,除了在應用內(nèi)大力度推廣以外,還在北京多所寫字樓中進行了宣傳,并現(xiàn)場接收“米粒”用戶的物品。夏琳小姐作為一位全程參與此次活動的用戶就表示:“這樣的方式前所未見,只通過手機拍了閑置物品的照片,再把東西拿到寫字樓,就完成了一次愛心之旅,傳遞了溫暖,也感受到了溫暖,自己還獲得了經(jīng)濟補償,非常完美的一次體驗”。
真愛夢想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米?!钡男问酱_實有獨到之處,比如其平臺本身“以物換物”,這樣的形式與公益活動通常的“募集捐贈物”目的完全匹配。同時平臺較為聚焦,用戶對募集捐贈物的公益活動關注度會高于其他發(fā)散性平臺。此外,“米?!钡挠脩羝毡闉閷懽謽前最I用戶,對公益事業(yè)更為關注,其新媒體傳播能力也可以讓公益活動獲得更大影響力。
“微公益”一詞在時下較為流行,通過點滴行動,匯聚點滴愛心,最終形成洪流,推動全社會對公益事業(yè)的關注,“米粒”這個以物換物的平臺另辟蹊徑,通過用戶熟悉、接受、喜愛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讓這些美好的愿望在一點點變?yōu)楝F(xiàn)實。正因如此,時尚甚至可愛,用起來方便,還能奉獻愛心,寫字樓白領們愛上“米?!贝_實一點都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