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理想而神奇的樂土

阿榮
阿榮
2015-09-13 18:30:38
來源:新浪-三聯(lián)生活周刊

西雙版納:理想而神奇的樂土

西雙版納:理想而神奇的樂土

極限雨林

我們到達西雙版納的時候是4月底,傣歷新年剛過。這個以“潑水”狂歡而聞名的節(jié)日,是一年農(nóng)耕的初始,由此開啟了5月備耕、6月犁田播種、7月插秧的農(nóng)忙時節(jié)。其實說換年有點抽象,說換季則切實多了,這時候氣候正從涼爽轉炎熱,但人并不覺得燥熱,早晚還很涼爽。而且因為空氣濕度大,感覺每一個毛孔都舒張開了。

根據(jù)當?shù)厝嗣枋?,在夏天最熱的時候,這里的平均溫度在25~35攝氏度,和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差不多;而冬天最冷的時候,也在15~25攝氏度,高出大部分地區(qū)10~20攝氏度。久居南糯山的作家馬原以皮膚的舒適度為測溫計,自有一番科學分析:西雙版納是我國兩條避寒帶之一,冬天不冷,而海拔1600米茶山上的夏天也不熱。再加上好水才出好茶,居住于此更加頤養(yǎng)。

盡管西雙版納春夏秋冬不分明,但有顯著的旱季和雨季。4月底已有了雨季的影子,時常毫無征兆地就下起雨來,而且來勢洶洶,容不得片刻喘息。一天我們正和勐景來的大佛爺都比坎章在寺院里聊天,一陣暴雨襲來,趕忙躲到近旁佛殿的寬大屋檐下。不大工夫,就又云開霧散,雨過天晴了。佛爺抖一抖僧袍上的水珠走出去,說這時候的暴雨一般下不了半小時就會停。到了7月份,雨水就開始連綿不斷了,門也出不去,索性以“關門節(jié)”為標志,開始3個月的齋戒與禮佛。雨季過后的10月份,迎來轟轟烈烈的“開門節(jié)”,家家戶戶開始收割稻谷,談婚論嫁,建蓋新房,升和尚……如此,世俗生活與宗教信仰各歸其位,順應大自然的時令節(jié)奏。

這個四季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的區(qū)域,極其適宜植物生長:白天陽光充足,氣候炎熱,有利于各種植物充分光合作用;早晚氣候涼爽,減少了各種植物能量的消耗,有利于速生快長。所以放眼望去,到處都是郁郁蔥蔥的綠色世界。據(jù)說,全國有3萬多種植物,其中西雙版納就占了5000多種;各種植物生長在一起,形成了高矮不一、相互依存的自然群落,有的多達七八層,每公頃林地就有幾百個樹種,堪稱一個巨大的動植物基因庫。在勐養(yǎng)、勐臘、勐侖、尚勇、曼稿、納板河6塊共420萬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中,更可見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

從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看,西雙版納是否有熱帶雨林分布,國際上曾一度存在質(zhì)疑。決定地球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水、熱條件,因此熱帶雨林集中分布在地球赤道兩側,無論是亞馬孫雨林,還是東南亞、非洲剛果盆地的熱帶雨林,都與海洋連接在一起,主要生長在那些年平均溫度在24攝氏度以上,或者最冷月平均溫度在18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多雨潮濕低地。而西雙版納地處遠離大海的高緯度、高海拔地帶,這里最冷月平均溫度比典型熱帶雨林的溫度下限低3攝氏度,最干月的平均降雨量比典型熱帶雨林的降雨量下限要低一半。地球上與西雙版納的同緯度地區(qū),都是干涸少雨、風沙肆虐之地,基本上被稀疏草原和荒漠覆蓋,唯有西雙版納是片蔥蘢綠洲。后來1986年英國菲利浦親王親自來此一探究竟,沿著勐侖保護區(qū)開辟的一條縱深千余米的小徑走進去,見證了可與赤道線附近熱帶雨林媲美的典型熱帶溝谷雨林,這片水分、熱量和海拔上均達到極限的熱帶雨林從此被公認。

在西雙版納數(shù)日,無論是去探訪勐臘中緬邊境的傣族寨子,去勐海尋訪古茶山,去勐養(yǎng)探秘野象的活動蹤跡,還是去橄欖壩尋找古老的貝葉經(jīng),我們都穿行在遮天蔽日的熱帶雨林中。正如當?shù)財z影家李維俊告訴我們的,熱帶雨林全景很難找到角度去觀察和拍攝,因為林下植物茂密,沒有“窗口”。直到有一天我們走在60米高的雨林標志性物種“望天樹”樹冠間的連接索橋上,才得以俯瞰這個高低錯落、形態(tài)多樣的空中花園,真有種出離塵世的幻覺。

壩子里的“十二千塊田”

傣族先民遷徙西雙版納的傳說中,總有一頭金鹿的影子。據(jù)說遠古時代的開拓者帕阿拉巫,半人半神,打獵時發(fā)現(xiàn)一頭美麗的金鹿,就率眾一路追射,翻山越嶺,跋山涉水,來到一片熱帶雨林,雨林里江河縱橫,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這些人就不想再追了,留下來建寨安居,開拓疆土。又說這頭金鹿在南邊的時候,引誘人追它北上;在北部的時候,又引誘人南下,都來到西雙版納。

傣族學者征鵬告訴我,傣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群。證據(jù)之一是上世紀60年代西雙版納境內(nèi)有一批新石器文物出土,其中有肩石斧、印紋陶器等,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一帶發(fā)現(xiàn)的新石器文化形制相同。另外,在《戰(zhàn)國策·趙策》中記載的“甌越之民”、“披發(fā)文身”等習俗,與現(xiàn)代西雙版納傣族中保存的文身習俗相同。征鵬認為,這都說明從浙江等沿海地區(qū)直到云南南部和西南部都是古越人的分布區(qū)域。唐宋時期,漢族學者根據(jù)傣族喜歡鑲金牙、銀牙、漆黑齒,喜歡文身,把傣族稱為“金齒”、“黑齒”、“膝齒”、“繡面”、“繡腳”,又根據(jù)穿著,稱為“白衣”。元明清時期,稱傣族為“白夷”、“百夷”、“擺夷”等。清代民間的地方志中,根據(jù)生活環(huán)境,把傣族分稱為“水擺夷”、“旱擺夷”,尤以居于水邊壩子的“水擺夷”為多。這也部分解釋了古代大遷徙中的走向,古越人支系的傣族在饑寒中不斷向南遷徙,順應愛水的天性,分別聚居于幾條大江的沿岸,其中一支到了瀾滄江下游東西兩岸,在這里的大大小小幾十個山谷平壩中定居下來,這就是西雙版納的傣泐。與傣族其他支系不同,傣泐偏于南部邊疆,長期處于與世隔絕狀態(tài),可以說是保留原始古越文化最多的地區(qū)。

如今有據(jù)可查的最早有關西雙版納的歷史文獻是《泐史》,民國時期由學者李拂一翻譯成漢文。根據(jù)其中記載,宋代以前勐泐一帶都是一些各自為政的部落,與中央政權的聯(lián)系也十分松散。漢武帝時期開始開發(fā)西南邊境,漢代云南傣族地區(qū)屬益州郡管轄,漢后期到兩晉屬永昌郡。到了唐代,12個傣族部落“泐西雙邦”歸屬地方政權“南詔”管轄。有確切記載的西雙版納第一個統(tǒng)一政權是1160年的勐泐王國,當時傣族首領帕雅真戰(zhàn)勝各個部落,在今景洪一帶建立了王國,擁護宋朝皇帝為“共主”,被皇帝賜予虎頭金印,命為“一方之主”,歸屬地方政權“大理”管轄。帕雅真既是國王,又是地方最高領主“召片領”。由第一代召片領帕雅真算起,至末代召片領刀世勛止,西雙版納一共有44代召片領執(zhí)政,延續(xù)時間長達790年。從元代開始,勐泐實行土司制度,后在今景洪設立車里宣慰司,召片領同時任宣慰使,清雍正年間才開始對云南邊疆改土歸流,但采納了本地流官、時任思茅廳同知的柯樹勛的治邊建議,對西雙版納施行“設流暫不改土”。

在水邊壩子定居的勐泐傣族,逐漸形成了以干欄式房屋聚落為特征的“曼”(村落),若干鄰近“曼”又形成了“勐”(地區(qū)),“西雙版納”也在此基礎上產(chǎn)生。征鵬介紹,“西雙版納”是傣語,“西雙”意為“十二”,“版”為“千”,“納”是“稻田”,合起來指“十二千塊稻田”。這十二千塊稻田具體指是什么,說法不一。據(jù)柯樹勛的女婿、學者李拂一的看法,版納應該是一種與傣族稻作文化淵源密切的貢賦單位,一個大壩子為一個版納,或幾個小壩子合為一個版納,總共12個版納。而所謂的“千塊稻田”,應該是一個約數(shù),以言其多。據(jù)《泐史》記載,12個版納的明確劃分,始于第23世召片領刀應勐,他為了給其王后、緬甸公主婻蘇婉娜都瑪備辦回緬甸省親的禮物,遂將轄區(qū)劃分為12個提供貢賦的單位。而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學者朱德普則認為,應是刀應勐為應付外侵勢力加重,均攤貢賦而劃分12版納。在一份刀應勐向洞吾王朝繳貢品的禮單中,12個版納的貢禮都是金瓶、銀瓶各一個,小緞、湖縐各兩匹,只有版納景洪的金瓶、銀瓶分量略重,并增貢一些金花、銀花、茶、鹽和一匹馬。無論如何,這12個貢賦單位,作為古代傣族王室成員及其家臣食祿的采邑,后來演變成了12個行政區(qū),合稱為西雙版納。

“理想國”的基礎

我們在西雙版納的各個寨子里尋訪數(shù)日,很少聽說誰家有年輕人外出打工了,他們都愿意留在家里干農(nóng)活,最遠也不過去附近縣城里經(jīng)商。寨子里的生活節(jié)奏緩慢甚至閑散,尤其是正午的三四個小時,在外面走都很難看到一個人影,人們都在和親友喝酒或者在家午睡呢。傣族人說話也輕柔和緩,輕易不與人起爭執(zhí),多是知足常樂的性格。這當然和占西雙版納人口多數(shù)的傣族、布朗族全民信佛有關,也反映了地處西南邊疆的西雙版納一種“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小國寡民”生活理想。

在封建領主制度施行的近800年中,召片領是名義上的最高土地所有者,水和土都是召片領的——農(nóng)民獵得野獸,要把野獸倒斃在地上的那一半獸身獻給召片領;下河捕魚,要把捕得的最大的一條魚獻給召片領;在路上撿到東西,也要把其中的一半獻給召片領。為什么這種制度還能在這里延續(xù)這么久呢?征鵬認為,這與相對合理的土地制度有關。召片領實行的是“土地王有,農(nóng)民耕種”,把86%的土地作為“份地”分給各個村寨,由村寨頭人統(tǒng)一分配,留一塊不用上稅的“寨公田”,剩下的大部分作為“私田”平均分配給個人。每隔幾年,頭人再把“份地”打亂重新分配,單戶農(nóng)民無法分割和繼承。村寨里的每一個成員,只要有勞動力,都有權利領取一份土地,房屋壞了全寨人都會來幫忙重建。因為沒有必要以姓氏來作為取得土地和繼承財產(chǎn)的標志,以至于現(xiàn)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也都沒有姓氏,男的都姓“巖”,女的都姓“玉”,僅作簡單的性別區(qū)分。這種土地制度,有點像是西周的“井田制”。因為田地的村寨共有,所以這里沒有腰纏萬貫的富豪,也沒有貧無立錐的窮漢,大家都能維持適當?shù)纳睢R虼艘矝]有乞丐,沒有盜賊,所以直到現(xiàn)在,很多村寨還有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景象。

在西雙版納枝繁葉茂的熱帶雨林中,如今生活著44個少數(shù)民族。已經(jīng)無法說清楚他們來到這里的先后順序了,據(jù)最近的人口統(tǒng)計,傣族人口為最多,占西雙版納人口總數(shù)的30%。其次是漢族,之后依次是哈尼族、拉祜族、彝族、布朗族、基諾族、瑤族。在傣王統(tǒng)治的近800年歷史上,傣族與其他民族如何劃分屬地、調(diào)解紛爭的呢?征鵬告訴我,歷代召片領沒有直接派遣自己的親信去統(tǒng)治,而是把山區(qū)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劃分為12個區(qū)域,即“卡西雙火圈”,委派該族有威信的頭人為“帕雅壯罕”,意為“金傘大頭人”,任命他管理本民族內(nèi)部事務,并給予他很多特權,例如可以騎馬、挎刀直到召片領司署下面才下馬,而傣族頭人騎馬到宣慰城的街頭“嘎龍”就得下馬,步行至召片領司署。從很多法律條文里也可以看出,制定規(guī)則是保護弱小民族和地位低下的人,而對于本地的大民族、土司、頭人是重罰的,與“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正相反。

有一個關于傣族和哈尼族的民間故事說,雙方商議要劃分地界,水淹到的地方歸傣族,火燒到的地方歸哈尼族。哈尼族放的野火燒到山上,而傣族放的水淹沒了平壩,于是哈尼族遷上了高山,傣族留在了平壩。以至于一直以來,同一片山上都還有“傣族管水,哈尼族管山”的職責劃分。但征鵬更愿意講述另一個故事:相傳古代傣族和哈尼族是親兄弟,傣族是哥哥,哈尼族是弟弟。家族人太多了,要分家,大嫂和弟媳開始分布料。哈尼族弟媳對傣族大嫂說,“長的裙子布料留給你,可以做筒裙,短的我留下?!贝鲎宕笊┮埠苤t讓,“長的上衣面料留給你,短的我留下?!彼院髞硇纬闪舜鲎鍕D女穿短上衣、長筒裙,哈尼族婦女則穿長上衣、短裙的服飾習俗。

一如根深葉茂的雨林植物,西雙版納雨林的根系也深入到它縫隙中的平壩與山林中,與當?shù)厝私Y成了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體。也像是雨林的植物分層一樣,這些民族的居住也在雨林中形成高低錯落的層次,山下平壩多為傣族,山上多為哈尼族、布朗族,還有拉祜族、基諾族。盡管語言、文字和習俗各不相同,共通的是與雨林共生的生態(tài)觀,比如無論什么民族的寨子里,都有一個寨神林,里面的一草一木都被賦予了不可侵犯的神性。

[ 文/賈冬婷  記者 王玄 對本文亦有貢獻 ]

免責聲明
標簽:西雙版納    古傣語    熱帶雨林    傣族    哈尼族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nèi)容...
奢華私語 時尚衣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