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競爭進入白熱化,共享單車市場彌漫著的硝煙也有越來越濃厚的勢頭,除了貼身肉搏的價格戰(zhàn),各種營銷招數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近日,小黃車ofo放了一個大招,而且是與人民日報有關的“必殺技”。
原來,這兩天,一張3月29日的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圖片在微薄微信等渠道上進行了較大范圍的傳播,上面的文章赫然是ofo小黃車的企業(yè)宣傳。
如果是真的,這真的是厲害了。能上《人民日報》這張代表著無上官方與權威的黨媒,而且是最重要的版面位置,那真的是可喜可賀。
不過,假消息畢竟是假消息,很快就被戳穿現(xiàn)出原形,反而成了一個業(yè)界笑談。
原來,這張網絡盛傳的圖片只是一張ps過的假照片,ofo上的只是14版的企業(yè)天地欄目,而且還是自己投放的軟文,這種天壤之別的待遇,讓吃瓜群眾一臉錯愕。
有人說,這或許只是ofo在營銷文案上的無心之失,最多只是打個擦邊球,給自己臉上貼金,不必大驚小怪,窮追不舍。
不過,從整個宣傳氣勢看,這次的“ofo上《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事件應該是經過周密策劃和部署的,不僅傳播地域廣,在國內不同方位的濟南、昆明、南京、廈門等地都有傳播通道,而且是多個公眾號不約而同的集體發(fā)聲。
這些推廣營銷號中,ps過的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圖片都占據了最為明顯的位置,配之以諸如“小黃車又厲害了,真的沖出亞洲,走向世界了”、“ofo小黃車登上頭版頭條啦,這次我們上的可是人民日報,簡直不要太酷炫”的夸張語句......這樣導向明顯的論調,也讓人不得不懷疑真的是別有用心,真的想魚眼混珠,以似是而非的假象獲得真真切切的。
市場競爭,營銷無罪。讓人無法接受的是有意造假,成心誤導不明真相的善良吃瓜群眾。
值得慶幸的是,這次事件只是形象宣傳上的“假冒偽劣”,尚不會給被欺騙被誤導的市民帶來直接的傷害,但如果這種風氣在其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上進行了嫁接,那可就得多加注意、小心防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