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活死人墓里的人們
比巴塞科這5 萬人生存條件更差的還有另外5萬人,按中國的說法,墓地陰氣太重不宜久留。然而,馬尼拉卻有超過5萬窮人住在各處墓地,形成了菲律賓特有的墓地貧民窟,又稱“活死人墓”,他們買不起房子,選擇在墓地“因地制宜”,搭建簡易窩棚式的“家”,世代相傳。這片菲律賓全國最大的墓地,生者與死者“共處一室”。窮人們?cè)诖税布?,墓即是家,?jīng)常會(huì)看到這邊嬰兒降生,那邊有人被埋葬,生死早已沒了界限。地球上應(yīng)該很難再找出任何地方像這里一樣,貧窮和擁擠就這么順理成章地造就如此奇特的生存組合,活人和死人,不分彼此。
這里的人們生活極度貧困,卻也非常友好,樂呵呵地帶人參觀她們的“家”。活人與逝者,僅一墓之隔?;蛟S,地下的人反倒比地上的人過得更舒心。孩子們打小就在大理石墓石上吃飯、睡覺、玩耍、學(xué)習(xí),慢慢長大,繁衍后代。任何不可想象的惡劣條件下都能產(chǎn)生奇跡,這里沒有抽水馬桶,沒有自來水,狹窄的路上臟水四溢,房間陳設(shè)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私自接上的電線在墓石堆中纏繞,經(jīng)常被市政官員剪斷,家里的電說沒就沒。人們就是這樣,世世代代地在墓地延續(xù)著這種獨(dú)特的生活方式。
菲律賓有句俗話“沒到過華僑義山,等于沒去過馬尼拉”,翻譯過來也就是“不到墓地非好漢”?;钏廊四购腿A僑義山串成一串,要不是親眼所見,真無法相信這些菲律賓華人墓園比活人住得都奢華。旅居馬尼拉的華人由于客觀條件限制,無法葉落歸根,在華僑義山獨(dú)辟了奢華墓園。門庭氣派,院落寬敞,祠堂考究,有江南庭園式建筑,也有天主教格局,都是依照主人生前的信仰、愛好或是文化習(xí)慣來建造,甚至還有麻將桌造型的別墅。不但面積大,而且死者生前所喜愛的所有物品,例如汽車、空調(diào)、彩電、冰箱、麻將桌、獨(dú)立衛(wèi)生間甚至升降電梯,應(yīng)有盡有,更夸張的是,它們?nèi)渴菍?shí)物。
語言:
菲律賓曾經(jīng)先后淪為西班牙和美國的殖民地,英語是菲律賓的官方語言。
SPA:
馬卡蒂文華東方酒店有馬尼拉最好的SPA體驗(yàn),所有設(shè)計(jì)都來源于東方元素,取材天然實(shí)木,不華麗不鋪張。全馬尼拉最好的按摩師帶來的服務(wù),在昏昏欲睡時(shí),耳邊伴著燭光的暖意響起一聲清脆悠長的銅鈴聲,靈魂似乎一下子就被帶入了空靈純凈的境界。
美食:
馬卡蒂香格里拉和半島酒店則有馬尼拉最好的餐廳。前者的Inagiku 餐廳日式料理品質(zhì)非常高。馬卡蒂區(qū)酒吧很多,菲律賓富二代們最喜歡光顧的則是馬尼拉半島酒店的酒吧。每個(gè)包間設(shè)有不同主題,有透著東方典雅氣息的小清新,也有如中世紀(jì)船艙的重口味。
購物:
超大型購物中心greenbelt足夠逛到腳軟,即使不進(jìn)一家店鋪,全部逛一遍也至少要花掉倆小時(shí)。
小費(fèi):
餐廳和酒店接受小費(fèi),出租和三輪車司機(jī)往往把零頭自己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