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熱愛葡萄酒的人來說,享受美酒帶來的極致樂趣無非是那些讓人神迷又難以忘記的香氣和口感,通過這些感官上的接觸來滿足精神上的愉悅,而這種體驗只能意會絕對不是言傳可以充分釋解的。所有的這些,也正是品葡萄酒的樂趣所在。
然而,別被這種葡萄酒高大上的精神追求所嚇倒,作為剛剛開始了解葡萄酒的愛好者,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很多具像的概念來加強自己對葡萄酒的認識。今天,我們就先來理解四個關于葡萄酒的初級概念:氣候、地理、品種和人為。
氣候
氣候條件作為葡萄酒生長的重要條件一直是葡農(nóng)們最為關心的自然因素。舊世界的葡萄酒,很多時候是靠天來定的。例如在法國,法律規(guī)定種植葡萄是不能澆灌的,充足的陽光和適當?shù)挠炅渴菦Q定今年葡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的關鍵。
如果哪一年在收獲前下了場痛快的大雨,葡萄在大雨后瘋長而結(jié)出又大又多汁的果實那一定是葡農(nóng)們最為傷心的事。更有精益求精的酒莊,甚至可以因為天氣情況不利而放棄這一年的釀造(參考Michel XU所著《2002年,無“鐵瓦龍”葡萄酒》),由此可見天氣對葡萄酒質(zhì)量的影響力。
地理
地理是一個綜合性詞匯,它結(jié)合了位置、地形、土質(zhì)結(jié)構(gòu)(土壤)幾個內(nèi)容。比如在勃艮第產(chǎn)區(qū)多以河邊坡地為主,所以我們常見的著名法定產(chǎn)地名有:
夜山坡(C?tede Nuits)
博訥坡地(C?tede Beaune)
夏龍奈坡地(C?te Chalonnaise)
而在這些坡地上,又會因離河遠近及地勢高低而決定葡萄質(zhì)量。
離河太近容易吸收水分,則葡萄根無法深扎,吸取不到土地深層的礦物質(zhì),在口味上層次感不強,所以較高地勢會讓葡萄根扎的更深來獲得更多的營養(yǎng)成分。但如果在坡地的最高處,也會因溫度較之更低而影響葡萄口味。
土壤結(jié)構(gòu)也是影響葡萄酒最終口味的重要條件。土壤含礦物質(zhì)豐富,酒的口味也會厚重。而土質(zhì)中含有燧石(打火石)將會讓酒的口味里含有奇特的煙熏口味。土壤里的鐵則會對葡萄酒起到著色的作用。
綜合氣候和地理條件,也就成為了我們常常聽說的“風土”。關于“風土”的種種解讀,業(yè)界大師們給出過很多見仁見智的版本,我們這里只講了具體的氣候、地理,其實“風土”在一定意義上也滲透著歷史和文化的積淀,只不過我們在這里先忽略掉小因素,只保留關鍵。
也因為這“風土”兩個字的抽象感讓大家以為這是一個葡萄酒資深級品嘗家才能理解的概念,其實這個詞正是依托了豐富的具體知識形成的。
品種
依據(jù)風土條件選擇葡萄品種,什么樣的地形、土壤、氣候適宜種什么品種的葡萄。因此,在法國幾大名產(chǎn)區(qū)的主打葡萄品種各有不同。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葡萄,因土地特性結(jié)合適宜生長的葡萄品種。
比如波爾多地區(qū)主要紅葡萄品種是梅洛(Merlot)和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勃艮第主要紅葡萄品種是黑皮諾(Pinot Noir),羅訥河谷主要紅葡萄品種是希拉(Syrah)和歌海娜(Grenache)。
人為
經(jīng)過將近一年的栽培,葡萄大部分情況要靠天決定,但也不是說葡農(nóng)把葡萄種下就可以閑游等收成了。從種植時就為最終的釀造定下了明確目標,這也是老世界酒區(qū)別于新世界酒的最大特點。
為了保證葡萄酒的口味濃郁,每株葡萄勢必不能多產(chǎn),只有結(jié)出少量而精品的葡萄才會達到葡萄酒預期的品質(zhì),所以葡農(nóng)在整個種植季節(jié)要控制葡萄的生長周期。
在收成時也會因為農(nóng)收手段的不同而影響葡萄酒的品質(zhì)高低。如收成時可以分為:地選,整塊地統(tǒng)一采收;串選,按葡萄的成熟度按串采摘;最為精品的當屬粒選,只選符合標準的那一粒葡萄收集起來。
當葡萄采收完成,聚光燈便投到了釀酒師身上。如果說葡農(nóng)們辛勤的種植像是幕后工作,那么釀酒師便是臺前萬眾矚目的表演家。這也就是說,幕后的小差錯還可以彌補,而在臺前的表演就必須是絲毫無差的展現(xiàn)了。在整個釀造過程中,釀酒師對葡萄酒最終的定位目標將直接關系到葡萄酒的品質(zhì),有時釀酒師的個人興趣傾向也是影響葡萄酒的重要因素。
當你熟知了這些氣候、風土、品種及人為的基礎知識后,你就可以心里有底地品,而絕不會對味道再也摸不著頭腦了。本文只是在法國葡萄酒大學的“品鑒師課程”上所學的部分內(nèi)容,蜻蜓點水的把關于法國葡萄酒的基礎知識稍加整理。
如果你真的喜歡葡萄酒,這個知識體系可以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當你享用了品種足夠多的葡萄酒后,相信你自己對這些知識會有一個自我總結(jié)。
讓一切學習先從熱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