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郵報,一頭巨大的鯨魚在英國諾??撕0稊R淺死亡,盡管人們試圖將它推回海中,仍然沒能挽救它的生命。
有人根據媒體報道統(tǒng)計全球每年至少有2000起各種鯨類的擱淺事件。鯨為什么要毅然決然地離開溫柔的水,沖上淺灘,看上去像是一心求死呢?最容易理解的一個原因是它們因為傷病失去了行動能力,才被潮水沖上岸。
圖為2016年2月16日,在江蘇如東死亡的其中一條鯨魚被打撈上岸。
但是更多時候,擱淺的鯨似乎是健康無恙的,沒有外傷,也沒有常見的疾病征兆。特別是當我們去看鯨類擱淺事件發(fā)生的地圖,會發(fā)現(xiàn)有些顯著的“死亡地帶”,比如歐洲的北海沿岸、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
圖為2008年11月29日,150頭領航鯨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西北部桑迪角一處巖石密布的海岸擱淺死亡,血染海灘。
有一種觀點認為有些鯨喜歡群聚,群中常有某個成員充當領導,整個群落往往隨其一起游泳,一起覓食,也一起逃跑。當“頭頭”因病或遇害而上岸擱淺時,整群鯨也就隨之同歸于盡。
圖為2006年11月10日,77條巨頭鯨在奧克蘭北部的海灘擱淺,雖然救援人員全力搶救,仍有37頭巨頭鯨再也無法回到大海中遨游。
還有一類是救助型的擱淺,鯨豚類有相互救助的習慣,當個體遇難的時候,會大批同伴來救援,在這種情況下,鯨類救護同類的本能大大壓倒了保護自身的本能,所以完全將自身安危置諸度外,不顧一切,向著發(fā)出信號的地方游去。
圖為2016年1月24日,在英國東北部的斯凱格內斯的海灘上,兩頭抹香鯨擱淺死亡。
另外一類觀點,是類似于正在上演的電影《美人魚》中的情節(jié),當人類活動發(fā)射出高聲浪的聲波或者聲納時,對于依賴回聲定位的鯨類,就會被干擾和傷害,誤入歧途,游上海灘,當潮汐迅速退去時,巨大的鯨類無法及時跟隨海水游回大海,最終命喪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