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復古計時碼表杰作精選

andy
andy
2016-05-25 09:47:34
來源:風尚品位

回到過去:復古計時碼表杰作精選

回過頭來看二十世紀初從懷表轉(zhuǎn)移到手腕上的計時碼表,雖然不過近百年的作品,但以現(xiàn)今的眼光來看,也算「復古」了。 猶如懷表的外型、單按把、沒有小時計時的副表盤,以及搭配脈搏計等功能,似乎是一只復古計時碼表必須具備的條件,對吧? 其實不然。 好比古典音樂自成一種跨世紀的強烈風格,無可取代,早期的計時碼表同樣也表示了屬于那個年代的獨特樣貌。 我們當然可以從一些功能上的細節(jié)判別,卻也可以從外型設計上嗅出其中味道。 畢竟,凡是以最初計時腕表靈魂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就是復古,就是經(jīng)典。

回到過去:復古計時碼表杰作精選

朗格表 1815 Chronograph

A. Lange & S?hne 1815 Chronograph

若要說A. Lange & S?hne朗格的腕表「復古」,不如說是帶著舊時光的元素來到現(xiàn)代。 承襲品牌創(chuàng)辦人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 A. Lange)的卓越制表技術,1815系列腕表正是體現(xiàn)品牌傳統(tǒng)的最佳代表。 系列名稱源自朗格先生的出生年份,亦代表人類踏入現(xiàn)代社會的開端。 1845年當朗格先生在格拉蘇蒂開創(chuàng)自己的鐘表事業(yè)時,由機器取代人力的工業(yè)革命才正要開始蓬勃發(fā)展。 隨社會行進的腳步加快,講求效率漸漸促使人們產(chǎn)生準時的概念,計時工具也因此扮演重要的角色。 精湛的工藝與制表技術使得品牌特別出眾,創(chuàng)立數(shù)十年間贏得了皇室貴族及社會名流的青睞。

回到過去:復古計時碼表杰作精選

回顧朗格懷表的外型設計,1815 Chronograph表盤井然有序的布局可說是如出一轍。 最具指針性的火車軌道分鐘刻度圍繞在面盤外圈,與藍鋼指針、阿拉伯數(shù)字時標以及稍至中心水平線下方的兩個副表盤共同表現(xiàn)品牌的傳統(tǒng)特色。 在表背藍寶石水晶玻璃后底蓋之下,細膩的機芯完全呈現(xiàn)出德國人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和精神。 這只腕表具備復雜的飛返計時功能,意即當啟動秒表,可透過4點鐘方向按鈕瞬間完成停止、歸零、重新開始等三個動作。 配備精確的跳分累進器,讓30分鐘計時盤上的指針每計時60秒就準時前進一格。 而當中央計時秒針走動時,可透過火車軌刻度細讀短至1/5秒的精確程度,值得品味。

回到過去:復古計時碼表杰作精選

波爾表 Trainmaster Cannonball 不銹鋼表殼

BALL Watch Trainmaster Cannonball

談到BALL Watch波爾表,難免想起它在美國鐵路發(fā)展史上的重大意義。 1891年在火車因誤時而發(fā)生相撞意外之后,品牌創(chuàng)辦人Webb C. Ball為鐵路官方標準時計訂下嚴格的規(guī)范,除了30秒之內(nèi)的誤差標準,指針形式、數(shù)字時標字形等面盤設計及配置細節(jié)也都一律標準化。 承襲傳統(tǒng)的設計理念,經(jīng)典的阿拉伯數(shù)字時標有如十九世紀末的懷表設計,并且在「7」時的字樣設計上結合品牌名稱「BALL & Co.」;表盤上小秒針及45分鐘計時盤展現(xiàn)了過去的時計風格;一格一格彷佛軌道般的刻度則正巧代表了品牌與鐵道發(fā)展的緊密鏈接。

Trainmaster Cannonball為此款腕表的第二代,雖在外型設計上并沒有多做改變,僅將12點鐘方向的日期窗口由方轉(zhuǎn)圓,然而機芯的性能上卻有所突破。 新一代腕表搭載的SP2050自動上鏈機芯,配備專利注冊「游絲鎖」(SpringLOCK?)抗震系統(tǒng),使腕表受撞擊時減低的誤差高達66%。 定時器的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由游絲與平衡擺輪構成,是直接決定走時準確與否的關鍵,也是腕表中最脆弱的一個部分。 游絲鎖的功能即是將游絲外圍套上一層保護罩,吸收腕表受到外來撞擊時所產(chǎn)生的能量,避免游絲變形以及與擺輪之間的鏈接受損。 此外,二代Trainmaster Cannonball以波爾表最為著名的自體發(fā)光微型氣燈顯示黑暗中的小時刻度及指針,展現(xiàn)品牌方便讀時的特性。

回到過去:復古計時碼表杰作精選

柏萊士WW1 Chronographe Monopoussoir Heritage

Bell & Ross WW1 Chronographe Monopoussoir Heritage

定時器的形式從二十世紀初開始從懷表轉(zhuǎn)移到腕表,當初因為飛行員在駕駛飛機時不方便從口袋掏出時計來讀取時間,因而將表以皮帶扣在手上。 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知道時間」的需求大增,能夠在雙手忙碌之余讀時的腕表也就漸漸普及。 WW1 Chronographe Monopoussoir Heritage以1920年代飛行員使用的腕表樣貌作為外型設計,復古的味道一目了然。 由纖細的表耳突顯出渾圓的表殼,在視覺上彷佛懷表一般。 由兩個斗大的阿拉伯數(shù)字及簡單線條組成的時標,在清晰的配置下增強了時間的易讀性;小秒針及30分鐘計時副表盤上以扭索紋裝飾,兩者之間的距離也經(jīng)過特別的計算,使其稍微分開一些些以便讀取。

整體而言,表盤除了實用的功能外,看不到一絲多余的設計。 由于早年飛行員有計算飛行時間的需求,因而腕表不僅是顯示時間的工具,更是他們出任務時的配備。 當時的計時碼表多半是單按把的形式,意即透過一顆按鈕,控制計時、停止、歸零等動作。 對于在空中沒有太多閑暇時間的飛行員來說,如此設計既方便、快速又安全。 這只腕表不僅擁有復古的外型,更將此項功能重現(xiàn),在45毫米的大表徑下融入近百年的航空歷史,可謂經(jīng)典。 搭載便利性十足的自動上鏈機芯,隨日常生活擺動出源源不絕的動力。

回到過去:復古計時碼表杰作精選

Breguet Classique 5287 18K玫瑰金表殼

Breguet Classique 5287

計時碼表「chronograph」一詞是結合希臘文中的「chrónos」以及「gráphein」,前者意指「時間」,后者則有「記錄」的意思。 談論寶璣在計時碼表中的發(fā)展,可追溯至1820年寶璣大師發(fā)明的「雙秒針表」,又稱「觀測精密時計」,呈現(xiàn)「記錄時間」所代表的意義,亦為品牌現(xiàn)代計時碼表的先驅(qū)。

Classique是寶璣腕表中的經(jīng)典系列,設計靈感來自于寶璣大師的原創(chuàng)表款,故說它是最能代表品牌初衷的系列表款并不為過。 Classique 5287正如同系列腕表的簡潔風格,表盤上清楚的信息初看單純,細看則可發(fā)現(xiàn)它超乎平常的細膩。 諸如主面盤上的巴黎飾釘紋,占據(jù)表面的主要部分,十分顯眼;3點鐘方向的30分鐘計時副表盤以扭索紋從中心向外擴張;別具特色的雙向指針小秒盤則是以圓形大麥飾紋修飾;主、副表盤的外圈皆有光滑的飾紋環(huán)繞,最后在刻度圈上又以跳躍鍬飾紋點綴。 一個面盤,多層修飾。

回到過去:復古計時碼表杰作精選

Breguet Classique 5287搭載533,3手動上鏈機芯,48小時動力儲存

腕表時、分針末端鏤空的偏心月形設計,為品牌最具代表性的「寶璣指針」。 時標外設置測速刻度,為計時碼表的另一項功能。 12點鐘方向品牌名右側(cè)附有專屬的獨立編號,搭配隱蔽簽名的巧思,傳承寶璣大師的制表精神。 表背在藍寶石水晶玻璃底蓋下大方顯露533.3手動上鏈機芯的工藝美學,讓分秒走時都得以見證,同時證明品牌在制表工藝上的高規(guī)格標準。

1 2 3 4 下一頁
1 / 4
免責聲明
標簽:復古腕表    手表    腕表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nèi)容...
奢華私語 時尚衣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