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 Camp 可以表達更深層的意義,也是進步的源泉?!?/span>
我們都能感覺到川久保玲本季強烈的表達欲:不同于往常那樣,丟下寥寥晦澀的詞語留給編輯們研究破譯,而是發(fā)給我們一封解釋詳盡的電郵。
“美國女作家 Susan Sontag 曾以創(chuàng)造性運動和情感表達為切入點寫過 Camp 文化,我非常贊成她的見解。Camp 不是什么夸張駭人的東西,也并不意味著無意義地出風頭,更不能跟壞品味劃等號。相反,Camp 的深度和新穎完全能夠為我所用,本季的靈感就來源于此。就像如今很多人把朋克視作一種所謂的穿衣風格,但實際朋克本身已經喪失了最原本的精神核心。我認為 Camp 可以表達更深層的意義,也是進步的源泉。”
川久保牢牢把握著創(chuàng)意的解釋權,我們只能洗耳恭聽。如果沒有這段重要的解釋,觀眾們本該早已離開秀場,嘰嘰喳喳地討論起這場秀多么活潑有趣。本季也確實如此,好似 Folie Bergeres 的形象徜徉于紫紅色絲綢和黑色蕾絲的環(huán)繞,帶有卡通形象 Betty Boop 的針織衫下露出層層綻放的丁香色褶邊。獨有的層疊印花棉布被堆積、塑形成千層夾心狀。只能在電影橋段中一見的襯褲和睡袍被縫合到一起,穿在模特身上宛如抖動的人形布丁。上下翻騰的夸張薄紗舞裙好似在經歷一場曠日持久的騷動。
但如果只沉浸在華服美妙精致的外在,我們可能會錯過更深層的意義。川久保將 Camp 推向極致的動機也許不僅是在贊頌文化本身,更是用最直觀的方式顛覆人們對它的成見。只要說到什么是 “Camp” 的,人們馬上會產生潛在的偏見。Sontag 率先在1964 年撰寫的文章中深入研究 Camp 文化的價值內核,并在審美上傾向于不把 “Camp” 視作一種嚴肅的藝術表達形式。但亦有爭論認為,絕不能把 Camp 文化泛泛等同于描述夸張和驚悚行為的貶義詞,不能只從 “Camp” 最初的詞源來看一成不變地分析(一說其詞源來自 “知名男妓” 縮寫 KAMP——“Known As Male Prostitute” ),就如 Sontag 從審美現(xiàn)象的角度分析,“Camp 是一種享受欣賞的模式,不是評判標準?!?
穿過紅絲絨帷幕,CDG 的坎普風貌戲劇性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川久保玲正演繹一場救贖,帶領我們重新審視 Camp 的特質,并用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它。因此每位模特都包裹在如水果軟糖般繽紛花哨的色彩中,閃耀奪目的釘珠和亮片,數(shù)不清的褶皺花邊輪番襲來,無疑給觀眾一波接一波的愉悅體驗。特別是最后集體謝幕時,模特們彼此手拉手的場面像極了錦簇的雛菊花環(huán),但隨歡樂一同而來的,還有鄭重的反思。川久保玲絕不會做跳梁小丑,也不會把秀場當做兒戲。
在 Camp 文化的基礎框架下,川久保玲在本季用另一種方式重新強調了 COMME 多元的面料、廓形、裝飾和剪裁,拓寬了創(chuàng)造和表達自由的途徑。這種時尚所帶來的愉悅多用于各個層面(不管是肉體上的),讓你更自由、更開闊,最終收獲進取的勇氣和信心,當然可能不止于此。相信我們攜起手來,迎著裙擺舞動的街拍,最終將會到達自由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