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她們“人設崩塌”之前,救救“鐵媽”
正文:
鐵媽的關鍵詞,轟炸。
在各種角色重疊的人設站位之上,經歷凌厲梆硬、或者細細碎碎的轟炸之后仍能笑出來一點灶臺的星火、電腦屏幕的光亮,才堪稱一位“鐵媽”。
這份榮耀,當然很難得,是真的難。
很多恐婚的女性,理由之一就是:害怕結了婚生了娃,女神秒變大媽。歲月嘛,加上婚姻常常是會變得更加殘酷。
很多“絕望的主婦”,嘆息著:沒生孩子之前一直以為生孩子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有了孩子之后才發(fā)現(xiàn)比生孩子更可怕的事情是帶孩子。
真想說往后余生
——半夜夢中驚坐起,原來孩子要喝奶,好不容易小家伙吃飽喝足睡覺了,自己卻一夜未眠;
——等孩子大一點之后各種花式搗亂,安靜五分鐘搗亂5小時。每天變著花樣,總有一種能讓你淚奔;
——從早起孩子入口的第一口早餐,到白天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繼而無縫銜接到下課輔導作業(yè)和晚上的娛樂休閑,周末還得上補習班……
——更讓媽媽們惶恐的是,網絡世界的信息轟炸又無法承諾自己的孩子一個安全的童年??雌饋砻悦院男『阂矔洳欢〉谋某鲆痪洹昂?,女人”讓你無言以對。
一樁樁一件件,讓媽媽們夜以繼日、風塵仆仆的生活,擁擠得就要溢出來了。
但還不止,還有工作呢!
前些年,大家經常討論一個選擇題:“家庭還是工作”?做職場女強人缺位家庭的天倫之樂,還是做全職媽媽停滯甚至終結職業(yè)生涯,兩權之下,沒有正確的路。
由此,一個新的物種誕生了——職場鐵媽,一種集養(yǎng)娃與養(yǎng)家才能與一身的媽媽。
你覺得宮斗劇里女主們一路升級打怪很艱難嗎?可是說真的,她們之所以有時間“宮心計”,難道不是因為沒什么PPT要改,沒有匯報要交,生下來的皇子公主不是被太后、皇后、其他位分高的妃子接走,要么就送去擷芳殿了嗎?主兒們進了冷宮身邊還有個丫鬟嬤嬤跟著,且不用操心自己下個月能不能付出他們的薪水。
陀螺一樣的鐵媽們,哪有那個閑心!
他們被賦予了現(xiàn)代人的尊嚴,平權主義下的女性光輝,“情感成熟+職場成熟”的綜合素質,嗷嗷待哺的房貸,未來無期的孩子教育,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定位,再有一個職業(yè)上升期不能分身的老公(且不說巨嬰、直男癌、沒責任感),剛強如鐵的人設不能、也不敢崩。
在工作與生活的雞零狗碎之中,在影影綽綽的一地雞毛之間,屹立著一個個承天啟地的鐵媽。
女性主義先驅波伏娃曾寫道:“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
鐵媽也不是天生的,都是被逼的。
是,那些真的能把工作和家庭生活平衡處理,還能自由呼吸的媽媽,真是棒極了。但是,鐵媽畢竟不是“成功媽媽”的唯一標準。
我見到很多媽媽偶爾“不夠鐵”,會因為不能舉重若輕、優(yōu)雅經年而自責,覺得自己一定是能力不行,自己時間管理有問題,自己太“小女子主義”……總之,自己在“鐵媽成功學”這科目上,不及格。
我想說的是,自尊不等于逞強,很多時候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勉力為之有時候弦會斷的。一個媽媽,首先要承認自己很多時候,真的不行。那不是因為你時間管理的疏漏,沒有把自己變成一臺更好的機器,相反,在討論自己如何變強之前,不如先討論如何關心自己。
每一位媽媽都必須記得三件事情:
第一,自由,是你對自己的義務,你需要每天給自己一點“垃圾時間”
很多優(yōu)秀的媽媽講究管理時間。但事實是,如果你榨取干凈了自己的時間,你的時間管理才出了問題。你需要“垃圾時間”。
所謂“垃圾時間”,就是無意義的時間。“無意義”就是它的意義。你不用做輸出,不用給別人創(chuàng)造價值,你在這一點時間里,完全屬于自己。你可以恢復你的元氣,歇歇腳,停下呼吸。你必須記得,金屬也會疲勞,鐵媽也需要休息。
第二,“鐵媽”是別人的定義,選擇是你的權利。
有些人把鐵媽當成了一個人設,苦心經營。因為這是“眾望所歸”。所以,當“辣媽”成為流行,年輕媽媽們就要把管理外貌作為重點科目,當“鐵媽”被推崇,大家就力爭上游,沒有最強只有更強。
很多人被推上鐵媽的神壇,就是因為別人告訴她,獨立女性、賢妻良母、完美媽媽、大女主應該是這樣的。可是,這些人能替你半夜起來喂奶、換尿布嗎?
當你想要扔掉化妝品,或買一柜子高跟鞋,你都是對的;但當你費心迎合一個鐵媽“該有的優(yōu)雅”或者為了“便于”奔波,蓬頭垢面、四季一雙運動鞋,你都是錯的。
保持選擇的權利,不要活在別人的定義里。
第三,真正的鐵媽,是堅強的“求助者”。
當然,跟鐵媽們說,你們要更自由、更輕盈,要選擇自己所希望的生活,可能被理解成一件很無禮的事。她們哪有那樣的時間和那樣的機會?
可以有的。要求助。
現(xiàn)在,很多人討論“詐尸型”育兒,討論“喪偶型”育兒,這是件好事。至少大家看到了鐵媽們所經歷的艱難。如果父母不能共同承擔子女的教育,如果夫妻不能相互支撐,誰也不要做鴕鳥,大家必須坐下來談談互助合作的詳細條款。
但是,只探討責任分工還遠遠不夠。因為很多爸爸們的缺位(或者反過來,靠鐵爸育兒在職場拼搏的媽媽們的缺位)也是無奈之舉,也是為了愛家庭、愛孩子、愛父母,為了付奶粉錢、升學費、房貸、車貸、醫(yī)療保險……全指責他們,不公平。
我們要學會一個詞:外包。
把一半的教育任務外包給學校;
把陪伴孩子的任務分出一些給夏令營、同學會;
把照顧孩子頭疼發(fā)燒的任務與醫(yī)院分擔……
這些我們都知道,剩下的呢?剩下的我們要繼續(xù)外包!如果你不能變成三頭六臂,就給自己武裝上足夠智能的三頭六臂,再去戰(zhàn)斗吧。
很多外包人工成本是很貴的,比如月嫂就比很多新媽媽賺的都多。但有一種外包是很便宜的,就是科技。
難得我一個不十分關心科技的人近來一直在追一個熱詞:AI。(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媽媽的學習能力)
你擔心孩子接觸到網絡上的“壞信息”嗎?找AI。AI圈大佬李彥宏就曾經多次講到用AI過濾信息這件事。傳統(tǒng)的網絡搜索只是根據文字指令搜索信息,但智能搜索就不同了。搭載了AI的智能產品,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在接收到語音指令之后,AI識別指令為童音,就會自動開啟少兒搜索模式,濾掉不利于小朋友身心健康的搜索結果。
再比如陪伴。這兩天刷屏的烏鎮(zhèn)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上,李彥宏說到智能家庭,提到智能音箱,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總之,生活中的用具會更懂人。他舉例子說,一個人住酒店會有孤獨感,AI可以陪著人聊天。同理,如果上天降臨一個乖巧懂事的AI陪著孩子,你應該也可以安心地去處理其他事物,不用因為孩子的孤單而過于愧疚。
李彥宏和女兒Brenda
記得大概將近一年前,他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到自己家的孩子如何跟智能音箱交朋友,小朋友吵架,還會讓智能音箱來“評評理”。如今的孩子,都是AI的原住民,他們跟AI交朋友,就像我們喜歡橡皮筋、彈力球和水滸英雄卡一樣自然,鐵媽們完全可以用AI解放自己,就像當年爸爸媽媽給我們買橡皮筋一樣“深謀遠慮”。如此想來,或許,AI,真的能為一個個小家添置更多的“愛”吧。
* AI 的最高原則是安全可控
* AI 的創(chuàng)新愿景是促進人類更加平等地獲得技術能力
* AI 存在的價值是教人學習,讓人成長,而不是取代人、超越人
* AI的終極理想是為人類帶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
這是李彥宏在今年的一場演講中提到的AI倫理。這應該就是科技發(fā)展所帶來的價值和意義。
也許,也是鐵媽尋求解放的出口:在忙得透不過氣時,有機會緩口氣;讓自己每天醒來的時候,都知道自己有的選,不非得如何;讓孩子們在好奇心最強的時候能看到一個多姿多彩而又健康的世界;讓自己的世界,重新平衡。
人工智能雖然不能完全替你養(yǎng)娃,但可以讓當媽這件事變得輕松起來,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