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意境:古人眼中宜茶之境

kim
kim
2021-03-14 13:17:03

一杯茶,一方天地

人、茶、器、物、境

構成了一方特定的飲茶空間

宋時文人最熱衷于自然山水中飲茶

意為天地物我合而為一

喝茶可因茶類、環(huán)境、年齡、閱歷

而喝出不同感受

古人眼中的喝茶意境

今時觀之,可感其閑情雅趣


△周云飛 子冶石瓢



撥花砌,愛庭蔭,

清風逐人,日色流興,

臥借青靄,坐攀花枝,

聞鶯近席羽未飛,紅蕊拂衣而不散,

乃命酌香味,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

不令人醉,微覺清思,雖玉霞仙漿,無復加也。

——唐·呂溫《三月三日茶宴序》



涼臺靜室,明窗曲幾,

僧寮道院,松風竹月,

晏坐行吟,清潭把卷。

——明·徐渭《煎茶七類》



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兀坐,

松月下、花鳥間、青石旁,綠鮮蒼苔,

素手汲泉,紅妝掃雪,船頭吹火,竹林飄煙。

——明·徐渭《徐文長秘籍》



構一斗室,相傍山齋,內設茶具,

教一童專主茶役,以供長日清談,寒宵兀坐。

——明·文震亨《長物志》



若明窗凈幾,花噴柳舒,飲于春也。

涼亭水閣,松風蘿月,飲于夏也。

金風玉露,蕉畔桐陰,飲于秋也。

暖閣紅壚,梅開雪積,飲于冬也。

僧房道院,飲何清也,

山林泉石,飲何幽也。

焚香鼓琴,飲何雅也。

試水斗茗,飲何雄也。

夢回卷把,飲何美也。

古鼎金甌,飲之富貴者也。

瓷瓶窯盞,飲之清高者也。

——明·屠隆《茶說》



心手閑適、披詠疲倦、

意緒棼亂、聽歌聞曲、歌罷曲終、

杜門避事、鼓琴看畫、

夜深共語、明窗凈幾、洞房阿閣、

賓主款狎、佳客小姬、

訪友初歸、風日晴和、輕陰微雨、

小橋畫舫、茂林修竹、

課花責鳥、荷亭避暑、小院焚香、

酒闌人散、兒輩齋館、清幽寺院、名泉怪石。

——明·許次紓《茶疏》



小齋之外,別置茶寮。高燥明爽,勿令閉塞。

壁邊列置兩爐,爐以小雪洞覆之。

止開一面,用省灰塵騰散。

寮前置一幾,以頓茶注茶盂,

為臨時供具,別置一幾,以頓他器。

旁列一架,巾懸之,見用之時,即置房中。

斟酌之后,旋加以蓋毋受塵污,使損水力。

炭宜遠置,勿令近爐,尤宜多辦宿干易積。

爐少去壁,灰宜頻掃。

總之以慎火防,此為最急。

——明· 許次紓:《茶疏》



山堂夜坐,手烹香茗,

至水火相戰(zhàn),儼聽松濤。

傾瀉入甌,云光飄渺。

一段幽趣,故難于俗人言。

——明· 羅稟《茶解》



園居敞小寮于嘯軒埤垣之西,

中設茶灶,凡瓢汲罌注濯拂之具咸庀。

擇一人稍通茗事者主之,一人佐炊汲。

客至則茶煙隱隱起竹外。

其禪客過從予者,每與余相對,

結跏趺坐,啜茗汁,舉無生話。

——明·陸樹聲:《茶寮記》



飲茶之所宜者,

一無事,二佳客,三幽坐,四吟詠,五揮翰,

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

十一會心,十二賞鑒,十三文僮。

飲茶亦多禁忌,

一不如法,二惡具,三主客不韻,四冠裳苛禮,

五葷肴雜陳,六忙冗,七壁間案頭多惡趣。”

——明·馮正卿:《岕茶箋》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飲茶的環(huán)境不同,

雅致的心境類似,

忙里偷閑飲,

寒夜客來飲,

日無機事飲,

于愛茶人言,茶已是日常,一日不可無,

而能知足常樂,

常能生發(fā)出喝茶的雅興,

亦為一大幸事。



“日本茶圣”千利休則將茶道與禪宗結合,提煉出“和、敬、清、寂”四字,即禮和、人敬、心清、意寂,被稱為茶道四諦,也是茶道的“心”。

意境如茶,濃時不驕,淡時而有余味,心境如禪,般若清欄,自若自清。

禪在茶的余味里得道,茶在禪意里衍生。

禪茶一味,亦是人生滋味,淡久生香。


圖文來源|創(chuàng)文化紫砂

免責聲明
標簽:茶道意境    茶道    禪茶一味    禪茶    茶道四諦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奢華私語 時尚衣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