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氣比基尼流行 穿上泳衣也能修整身形

helen
helen
2012-07-18 23:07:38
來源:風尚中國

充氣比基尼流行 穿上泳衣也能修整身形

比基尼的圖案早已見于公元前1600年的壁畫

   比基尼的發(fā)明者是法國設計師Louis Reard。但嚴格來說,他只能算是現代比基尼的發(fā)明者,因為比基尼的圖案早已見于公
元前1600年的壁畫。不過,自從有了比基尼,世界從此變得有那么一些不一樣了。

  比基尼的由來:一場核試驗

  1946年,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有一座小小的環(huán)礁名叫“比基尼”。那是6月30日,一朵沖天的磨菇云升起,頃刻間海水成柱,沖向高空1000多米———那是和平時期的第一顆原子彈。如果沒有18天后法國設計師Louis Reard的驚人之舉,“比基尼”在英語里的意思,大約也只取原子彈爆炸“轟動效應”的字面意義。但是汽車技師Louis Reard自從繼承了老媽的內衣店后,便時不時想炮制些轟動市場的產品。于是,7月18日,另一枚“原子彈”在巴黎爆炸了——他推出了一款由3塊布和4條帶子組成的泳裝,并且毅然使用當時報紙的頭條標題“比基尼”來命名!像是預言自己的作品肯定會占據大篇幅報紙版面似的,LouisReard的比基尼還特別選用印有報紙新聞的面料縫制。

  比基尼誕生后:愛游泳的婦人有福了。之所以美國與法國都要大張旗鼓地為比基尼慶生,那是因為這種衣不蔽體的泳裝非但解放了游泳池與海灘邊的女性,也使裸露成為日漸被世界所接受的趨勢。正如牛仔褲當年被視作新一代人類的基本符號,比基尼的誕生也改變了世界的大眾文化。

 充氣比基尼流行 穿上泳衣也能修整身形


  翻開女性泳裝的發(fā)展史,20世紀以前的泳裝雖不斷有變革,終究以遮蓋全身的皮質面料為主——想想看,早生幾百年的女人就只能穿著皮衣下水游泳。更慘的是,她們還要在泳裝下穿一種有袖子和護腿的連體編織服,頭上要戴泳帽,腳上還要穿類似芭蕾舞鞋的系帶拖鞋!

  1907年,一名澳大利亞女游泳選手只因穿了一件連體泳裝便遭到逮捕!而1946年比基尼誕生后,情況也沒有好到哪里去,連愛領風氣之先的好萊塢都對此大皺眉頭。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等國禁止本國出現比基尼式服裝;法國比阿里茨市市長則規(guī)定禁止穿比基尼的人出現在當地海灘上。

  關鍵時刻,終究還是夢露拯救了比基尼。在她扶搖上位的過程中,比基尼開始漸漸被美國人所接受。以至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的海灘已成為人人鐘情和向往的地方,因為那里不僅有海灘陽光,還有隨處可見的比基尼。而直到此時,比基尼的誕生地歐洲才迎頭趕上,碧姬·巴鐸的《穿比基尼的姑娘》在法國上映,比基尼終于也成為了時髦的裝束。到1969年,美國《生活》雜志已經出專題介紹比基尼泳裝,此時比基尼的負面形象已經消失。而據最新統(tǒng)計,英國女性每年在比基尼泳裝上的消費大約是4500萬英鎊,法國的比基尼泳裝銷量大約占了女性泳裝市場的一半。

  1992年,Cole公司根據“豐胸將回歸”的流行預言,開發(fā)出了可充氣的比基尼(TopSecret),這是一種胸罩內藏有微小充氣塞、可使婦女們穿上泳衣也能修整身形的比基尼。

  21世紀后,泳裝與其他服飾一樣,同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傳統(tǒng)與復古并重的多變風格,為其開拓了空前的設計空間。隨著潮流變化,泳裝的設計外延也慢慢擴大,抹胸式、運動型、花邊和褶皺,都為泳裝賦予了更為豐富的內涵。

免責聲明
標簽:充氣比基尼    比基尼    比基尼美女    比基尼圖片    泳裝比基尼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奢華私語 時尚衣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