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懸浮滑板--Hendo Hoverboard
1.磁懸浮滑板--Hendo Hoverboard
1989年上映的《回到未來II》科幻電影中Marty McFly的反重力懸浮滑板曾讓不少人驚嘆,而Hendo Hoverboard則將其變成了現實。它依靠四個圓盤狀“懸停引擎”磁場來產生升力,雖然目前它只能在非磁導體上工作,但團隊希望最終能突破這一限制。
火星探測衛(wèi)星--Mangalyaan
2.由印度太空科研機構(ISRO)研發(fā)的火星探測衛(wèi)星--Mangalyaan
“曼加里安”號(Mangalyaan,在印地語中意為“火星船”)在9月24日成功進入火星軌道,成為亞洲第一個成功執(zhí)行火星任務的國家,而整個科研經費僅為7400萬美元,甚至要比《地心引力》的預算還要低。
“曼加里安”號的任務僅限于測量火星大氣中的甲烷,這或許是最重要的研究課題,因為這關系到火星上是否可能存在生命。西方的科學家對印度的火星探測任務感到興奮,因為印度的任務與美歐的火星探測努力完美契合。美國宇航局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計劃于2020年合作完成“合成孔徑雷達(NISAR)探測任務”,該太空任務將對地球進行觀測,勘測發(fā)現陸地表面發(fā)生的多樣性變化。
成本低于燃煤的新核聚變反應堆
3.成本低于燃煤的新核聚變反應堆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工程師們設計了一種概念核聚變反應器,但它變成大型電廠的規(guī)模時,將可以與相似電量產出的燃煤火力發(fā)電廠所耗費成本相當。這一設計是建立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在封閉空間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磁場從而保證等離子體停留足夠長的時間以引發(fā)核聚變的產生,使得炙熱的等離子體反應并燃燒。
反應堆本身主要是自我維持的,這意味著它能夠持續(xù)的加熱等離子體以維持熱核條件。反應堆產生的熱將加熱用于旋轉渦輪機并發(fā)電的冷卻劑,這類似于典型原子動力反應堆的工作原理。
無線充電--WiTricity
4.無線充電--WiTricity
無線充電已經逐漸開始在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快速普及,不過來自美國馬薩諸塞州沃特敦(Watertown)的WiTricity公司決定讓無線充電走的更遠。通過調整電源功率能夠讓無線連接的距離達到8英尺(2.4米),目前已經在豐田的汽車和英特爾的PC上成功實驗。
現任公司CEO表示將在10年內,家庭內的電燈、電視、音箱等設備都能夠通過中心充電基站進行無線輸出。
3D打印出任何東西
5.3D打印出任何東西
一臺機器打造出任何所需要的設備,盡管這聽上去顯得有點科幻,但是借助于3D打印技術當下已經能夠完成這樣的事情。在2014年3D打印出過建筑、手機保護套、汽車、發(fā)動機引擎配件等等,3D System的首席執(zhí)行官Avi Reichental表示:“這是一項能夠讓我們實現任何東西的技術?!?
重新定義智能的手表--Apple Watch
6.重新定義智能的手表--Apple Watch
在將智能手機屏幕壓縮到手表大小的時候,單純的觸控和手勢操作很難實現精準觸控,所以蘋果的Apple Watch對智能手表進行了重新思考,通過物理按鈕、壓感屏幕和觸控手勢的方式重新設計和思考了智能手表上的操作體驗。
將安全放在首位的智能手機--BlackPhone
7.將安全放在首位的智能手機--BlackPhone
今年的MWC大會上GeekPhone同Silent Circle兩家公司聯(lián)手推出了名為“BlackPhone”的智能手機,不含稅價格為$629。這款手機采用了4.7英寸的屏幕,2GHz未知名的四核處理器,2GB的內存,16GB的內置存儲,800萬后置攝像頭,運行基于Android系統(tǒng)上進行量身定制的“PrivatOS”系統(tǒng)。
此外Silent Circle還會為“BlackPhone”提供一系列完善的安全應用程序,包括 Blackphone Security Center, Blackphone Activation Wizard 和Blackphone Remote Wipe等等程序,當你在網絡搜索、網頁瀏覽、短信、視頻通訊的時候都會提供非常優(yōu)秀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