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雪》
對于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來說,鋒芒可能已被消磨干凈,只求一個安安穩(wěn)穩(wěn)的晚年生活。但對于藝術家沈天萬而言,沒有那么多逐漸力不從心的滄桑感,有的只是一個藝術家由始至終的不斷突破。沈天萬一直堅守著的藝術情操:“不做一個一輩子重復自己的畫家?!眲?chuàng)新與超前,是其對劉海粟藝術教育理念的最好傳承。一個經(jīng)歷過蘇聯(lián)畫風和“文革”時代的畫家,其畫作中怎會難尋以上畫風和思潮的蹤跡?在上海美專的學習生涯中,沈天萬曾因不滿扼殺學生天賦的刻板教學,而被關了禁閉,卻由此使他能在完全不受外界干擾的情況下盡情創(chuàng)作,促使其離校后,毅然走上了獨立畫家的人生道路?!拔母铩逼陂g,沈天萬被分配到五金廠上班,晚上他堅持畫畫。畫布用完了只能翻了再畫或讓妻子用堿水洗掉了油彩再畫,小的畫布請妻子拼縫成整的,畫框也是拆了樓梯的木檔做的。
《酒與葡萄》
也正是擁有這樣的勇氣與執(zhí)著,1979年1月沈天萬聯(lián)合上海其他11位畫家,發(fā)起了“文革”后第一個民辦畫展——“十二人畫展”。當時媒體贊揚這是“四人幫”倒臺后,中國首次非官方主辦純由民間自負風險的“在野派”畫展,與稍晚的1979年北京“星星美展”南北呼應。
《淡彩(七)》
作于1977年的《融雪》是沈天萬早期風景畫的代表作,是較為寫實的帶有印象派風格的手法,光影和冷暖調子的運用處理恰到好處,但那隱藏在大樹背后一紅一綠的兩棵小樹卻打破了常理,是主觀色彩的選擇,更趨表現(xiàn)主義的傾向,這看似不起眼,卻決定了此畫的政治寓意——“四人幫”倒臺,嚴酷的封冰正在消融。難以想象,這些都是35年前社會政治環(huán)境下的藝術表現(xiàn)。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20年間,是沈天萬油畫風景創(chuàng)作的高產期,充分糅合后期印象派、表現(xiàn)主義、野獸派、立體派等西方繪畫元素,同時個人創(chuàng)作風格也非常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