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依藏博物館:銀質(zhì)典藏的傳統(tǒng)與當代

時髦圈兒
時髦圈兒
2024-10-24 16:05:31

“英國大部分銀器專為皇室、貴族以及宗教機構(gòu)而作,其中也包括著名的大學、學院,小件銀器如湯匙,通常被用作紀念特殊場合的禮物。當然,銀器也是財富的象征?!?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簡稱V&A)館長??巳绱嗽u價銀器。

兩依藏博物館:銀質(zhì)典藏的傳統(tǒng)與當代

《盒》是一件概念性雕塑,探索容器和它容納的物件之間的關(guān)系

如今V&A 里的珍藏銀器在香港就可以欣賞到,這是它們第一次在亞洲展出。在香港藝術(shù)月,從中環(huán)漫步至著名的古董一條街荷李活道上,一路可見畫廊與古董店,其中,進入一個小小的上面寫著“兩依藏”的門面,瞬間豁然開朗,里面正在展出《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之英國銀器珍藏》,樓上還有因備受好評延期展覽的《晚宴手袋的華麗歷史》。

香港兩依藏博物館是一個私人收藏館,藏主馮耀輝是香港金融界的知名人士醉心收藏,以明清家具和西式化妝盒為主要藏品。館長馮依凌是“兩依藏”的其中一“依”,她認為這座以她和姐姐名字命名的博物館帶來的是“一份責任,幫助公眾,尤其是年青一代理解中國古董家具的責任”。

兩依藏博物館:銀質(zhì)典藏的傳統(tǒng)與當代

這個花瓶獨特的表面紋理質(zhì)感呈現(xiàn)了豐富的表現(xiàn)力

而這次銀器展覽的機緣源自兩依藏展品的吸引力?!癡&A銀器藏品的研究員是我們一位顧問的朋友,她在香港的時候,我們的顧問推薦她來參觀我們博物館《晚宴手袋的華麗歷史》展覽,她參觀了之后很喜歡,覺得適合展出V&A的銀器,于是聯(lián)系了我們?!?V&A在金銀器具收藏上當屬大家,展品之多包含銀制品、鐵制品、武器、盔甲、瓷釉、黃銅制品、錫镴器皿和中世紀金屬制品,其中英國銀器當然是重中之重。馮依凌很重視這次展覽合作,專門到倫敦工作溝通了一個月之久,最后呈現(xiàn)的藏品也果然讓人耳目一新。

展覽以“銀”這種閃爍內(nèi)斂的物質(zhì)為題,探索其固有價值和銀器多個世紀來承擔的社會和歷史價值。展覽的藏品融匯古今,折射出銀器于不同地域的品位和設計潮流。

兩依藏博物館:銀質(zhì)典藏的傳統(tǒng)與當代

海螺杯是十六世紀晚期當時社會對異國風情著迷的產(chǎn)物,
  海螺來自當時歐洲新興的航海貿(mào)易

藏品以V&A的著名珍藏——羅莎林德&亞瑟吉爾伯特收藏(Rosalinde and Arthur Gilbert Collection) 中,15至19世紀初的7件銀器珍品拉開序幕。它們見證銀器工藝的潮流運動、設計方向、制造技術(shù)的變化,并為現(xiàn)、當代的銀器制作奠定基礎。其中精品有Edward Feline于1730年代打造的洗禮杯、出自銀器大師Paul de Lamerie的銀咖啡壺和James Aldridge為清乾隆瓷咖啡壺度身定做的銀底座等。

兩依藏博物館:銀質(zhì)典藏的傳統(tǒng)與當代

帶蓋雙耳湯鍋連座是paul storr為坎伯蘭第一世公爵和漢若威國王所制

銀器是傳統(tǒng)的洗禮贈品,在都鐸王朝時期,在位國王都會為他教子或教女的洗禮儀式購買或定制儀器。Edward Feline打造的這件洗禮杯是國王喬治二世在1731年贈予他的教女的禮物。戴皇冠的獅子和獨角獸是皇室的象征圖案,在此作品上用作把手的設計。Paul Storr(1771~1844年)是當時最成功的金銀巨匠之一,他的作品靈感主要來自古代元素。帶蓋雙耳湯鍋連座是Paul Storr為坎伯蘭第一世公爵和漢諾威國王所制,是19世紀用于晚宴的器具套裝中的一件,提手上的蛇與獅子的設計靈感源于古埃及和希臘。

展覽第二部分是由V&A收藏的39件銀器藝術(shù)品及其最初的手繪設計草圖,全部皆由當代蜚聲國際的銀器工藝大師打造。這些大師包括David Clarke、Michael Rowe、Gerald Benney和Michael Lloyd等,打造出風格多樣的銀器藝術(shù)品,從完全抽象到極具代表性、概念化或?qū)嵱眯缘淖髌?,他們的設計概念受北歐式簡約設計風和18世紀花哨的洛可可風所影響,反映著英國當代銀器承載的多樣文化屬性。

兩依藏博物館:銀質(zhì)典藏的傳統(tǒng)與當代

這套酒具優(yōu)雅的結(jié)構(gòu)靈感源自竹的生長過程

另外,展覽還探索銀器制作的實踐過程和國外銀器工藝對英國本土的影響,本次多件展品的設計制作靈感源于不同文化背景,如韓國設計師Kyosun Jung和Ja-Kyung Shin、日本的Hiroshi Suzuki、克羅地亞的Vladmir Bohm。例如《盒》是一件概念性雕塑,探索容器和它容納的物件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看出藝術(shù)家Michael Sowe 的作品深受立體主義和俄羅斯結(jié)構(gòu)主義的影響。

兩依藏博物館:銀質(zhì)典藏的傳統(tǒng)與當代

《水之詩歌四號》由自小受到雕塑與陶藝熏陶的Hiroshi Suzuki設計

《水之詩歌四號》由自小受到雕塑與陶藝熏陶的Hiroshi Suzuki設計,在英國接受訓練,雖是銀器作品但風格溫柔,本能地運用日本陶瓷傳統(tǒng),糅合了日本風格的紋理?;ㄆ坑蒒didi Ekubia創(chuàng)作,出生于英國曼徹斯特,父母是尼日利亞人,她的靈感來自英國城市景觀與非洲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結(jié)合。這個花瓶獨特的表面紋理質(zhì)感呈現(xiàn)了豐富的表現(xiàn)力。

免責聲明
標簽:兩依藏博物館    香港兩依藏博物館    馮耀輝    銀質(zhì)典藏    英國銀器珍藏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nèi)容...
奢華私語 時尚衣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