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之眼”
在倫敦才能做到的100件事情
作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倫敦的美妙之處不勝枚舉,先不提市中心高聳的金融大廈,也不提隨處可見、保存完好,擁有百年歷史的古典建筑,只需坐在倫敦街頭的電車,從車窗眺望出去,干凈整潔的大街上,除了行色匆匆的路人,最特別的莫過于無論商店還是民居的窗臺都種滿了燦爛無比、五顏六色的鮮花,為這個成日陰雨連綿的城市增添了生機和美麗。英國旅游局曾經(jīng)為慕名而來的游人們制定了一份名單,標出了100件只有在倫敦才能做到的事情。在 “哈克尼帝國(Hackney Empire)”看一場表演——這里曾經(jīng)是查理•卓別林、斯坦•勞萊以及W•C•菲爾茲表演的舞臺;在歐洲足球場最密集之地——哈尼克尼沼澤(Hackney Marshes)進行一場比賽;漫步在布朗利(Bromley)的“塘屋”(Down House)花園——以前查爾斯•達爾文曾住在這里,他也是在這里完成了《物種起源》這部作品;去大英博物館與埃及木乃伊長眠;參觀英國最大的教堂——圣保羅大教堂(St Paul),這里還有歐洲最大的地窖……這一切,無一不在向遠道而來的人們展示著這個國家精致輝煌,令人嘆為觀止的文化和歷史,以及他們對這一切的驕傲之情。當然,最令興奮的還有倫敦的各大購物場所,如果想看奢侈品,逛一逛歐洲最大的城市中心綜合購物中心——倫敦韋斯特菲爾德商場(Westfield),以及另一購物圣地攝政街(Regent Street),假若想淘創(chuàng)意十足的小玩意,則要去諾丁山的Portobello road和集市covent garden等聚集了二手商品、古董和本地創(chuàng)意品牌的地方。在看完這一切之后,意猶未盡的人們,可以轉(zhuǎn)而深入了解英國普通人的生活——去他們的后花園看一看吧!
“花癡之國”——英國 街景
“花癡”風靡
世界各國的文人們對園藝的感覺可能也是相通的。當陶淵明寫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時,他可能不會想到,在萬里之遙的不列顛島上,多年以后也會有名人騷客懷著歸隱弄菊的同樣嗜好。文學家董橋筆下的英國“花癡”,包括了喜愛報春花的前首相狄斯雷利,種玫瑰種成專家的勞斯萊斯汽車發(fā)明人,還有酷愛蘭花的“綏靖首相”張伯倫。上至英國王室下到平民百姓,很多人都對園藝情有獨鐘。他們把看足球和侍弄花草當成人生的兩大樂趣,這讓英國落下個“花癡之國”的名聲。連英國王太后都是個喜愛在皇家園林里修修剪剪的人,她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如果你身上沒有沾滿泥土,就不能說自己是個園丁。” 英國尋常百姓家也總有一片“自己的后花園”。若你在夏天的時候到威爾士旅行,隨便敲開一戶人家的門,總能遇到里面的主人在收拾自己的花園。若你能隨口稱贊一句 “這花園可真漂亮”,就更不得了了,主人會欣喜無比,一反英國人在外國人眼中的高傲印象,他們熱情地堅持帶你在他們不大的花園里駐足欣賞,告訴你他們的花園在去年的地區(qū)評比中獲得了名次,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對英國人來說,收拾花園已經(jīng)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在英國報紙、雜志和電視節(jié)目中都有專門的欄目來介紹園藝經(jīng)驗,推薦出色的家庭園藝,或者讓有名的園丁來為觀眾答疑。此外,英國各地都有不同規(guī)模的園藝比賽。小到一個社區(qū)大到世界級的比賽,都吸引著不少專業(yè)和業(yè)余園丁參加。為了鼓勵兒童參與園藝,英國還有專為小學生舉辦的園藝賽。因此,想要博得英國人的好感,除去他們的面具,只需要和他們大談園藝,夸贊他們無與倫比的后花園即可——英國人其實非常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