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一則微博:稱,張藝謀無緣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外媒對《金陵十三釵》惡評如潮:“《紐約時報》:最大敗筆在于對大屠殺采取了輕描淡寫的手法;《好萊塢》:只有最愚鈍的制片人才會在大屠殺中注入性的成份;《電影》:嚴(yán)重脫離生活,是張藝謀發(fā)跡以來最糟糕的一部電影;《紐約郵報》:一部極端荒唐的肥皂劇……”
那廂奧斯卡熱鬧頒獎,這廂外謀惡評張藝謀,選擇這樣的時候惡評,怎么看都有點落井下石的意思。不知道張藝謀如何面對這突然撲面的惡評,但如果他也認為這是在落井下石,那他還真就錯了。
張藝謀一度是中國最有希望的電影導(dǎo)演,也是離奧斯卡最近的導(dǎo)演。但至今,張藝謀還是無緣奧斯卡。你可以說西方評委眼光有問題,你可以說西方評委不待見中國電影,你可以說很多很多,但事實是,當(dāng)一度接近奧斯卡的張藝謀也沒戲的時候,我們知道,中國電影真的離奧斯卡很遠很遠了。
中國導(dǎo)演很樂意說的一句話是:“我們不會為討好奧斯卡拍電影”。這話乍聽起來挺有民族氣節(jié),也挺有個性,但聽久了,還是能聽出一點酸酸的味道。這樣的話只要換個角度基本就能弄清了,即使你們不為討好奧斯卡拍電影,但你們總得想想在為誰拍吧。很不幸,現(xiàn)在我唯一能看到的答案就是為錢而拍。
其實,從《英雄》開始,張藝謀就開始一點點墮落了。到了《滿城盡帶黃金甲》和《三槍拍案驚奇》,張藝謀基本上已經(jīng)淪落為賣藝的了。一個老套的故事+眼花繚亂的制作,讓張藝謀似乎找到了騙錢的捷徑。動輒上億的票房,一度讓張藝謀們很得意,很有滿足感。只是他知道,自己已經(jīng)開始一點點地遠離了電影。拍《三楂樹》,張藝謀想挽回一點面子,但最后,《三楂樹》的藝術(shù)水準(zhǔn)并未得到認可,可惜當(dāng)年演《老井》拍《秋菊》的張藝謀已經(jīng)是一身銅臭,他已經(jīng)幾乎不會拍電影了。再后來是《金陵十三釵》。一位資深影評人曾說:“看得出,張藝謀太急功近利了,他恨不得這一部片子里,情色、暴力、人性、愛國主義……一個都不能少,但遺憾的是,他就是忘了真誠,忘了對藝術(shù)的真誠,也忘了對歷史的真誠?!辈贿^,在爭議聲中,也有人看好這部電影,還有一位影評有這樣說——一直覺得老謀子是以自己的名聲來圈錢拍戲。從三槍的不倫不類,到山楂的爛到掉渣。大大打擊我看老謀的片子的熱情。本來不想去看十三X的,后來有人請我看,也將看看,看后必須說,這是一部好電影,也是“張藝謀導(dǎo)演近幾年來拍過最有誠意也是最大野心的作品。 十三釵可以說是近年來最好的國產(chǎn)電影之一,各項質(zhì)量水準(zhǔn)亦在此片中得到了全面提升——影片故事視角獨特,人物細節(jié)刻畫極具感染力,還有戰(zhàn)爭場面和色彩美感的視覺沖擊,無疑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最后唱《秦淮景》的那一幕、我熱淚盈眶,誰說商女不知***恨?用一種色情的愛國意義,看呼吁世界和平!值得一看,我個人認為,這片以老謀子的地位,加上本來劇本和拍攝手法制作等精良的前提下,拿獎是沒問題!也希望這片能源老謀的奧斯卡之夢。
張藝謀無緣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不知道那位對張藝謀寄予無限厚望的老兄,會不會失望。失望是肯定的,因為,當(dāng)一個電影藝術(shù)家不再以敬畏之心拍電影,當(dāng)一個藝術(shù)家以為電影技術(shù)可以解決一切,當(dāng)一個電影藝術(shù)家更看重錢的時候,他的電影肯定離電影本質(zhì)越來越遠了。所以,當(dāng)看到外謀惡評張藝謀時,雖然我也覺得他們不夠厚道,但感覺他們的意見還是中肯的。我真心希望張藝謀能很認真地對待外謀惡評,而不是故意作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式,一來很假,二來暴露了心虛。